简介
孙玉晴,女,汉族,1991年9月生,中共党员,曾考取湖北文理学院应用英语专科,曾为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;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。
出生背景
她出生于1991年9月,却被遗弃在湖北随州火车站。她是不幸的,却又是幸运的!因为她被65岁的孙希贤、51岁的吴世菊善良的夫妇收养,并取名为孙玉晴。都说养儿养老,但是这对父母收养孙玉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养老,而是因为善念,因为疼惜一个可怜的生命,而后来孙玉晴的养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。
教育情况
2010年9月,考进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,专科学习三年。
2013年,专升本考取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专业,本科学习两年。
2016年,考取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。
2019年9月,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的博士。 2018年6年3日,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孙玉晴作为青春励志故事的典型,接受了中国青年网《中国梦践行者》节目的采访。
2019年6月26日,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。
2019年9月,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。
先进事迹
孙玉晴饮水思源,不忘养育之恩,悉心照料养父母,养父去世后带着养母求学。孙玉晴敢于担当,二十余年如一日,竭尽全力尽一份孝心,携爱前行,用力奔跑,是有孝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孙玉晴自出生时便被收养。家里条件不好,但养父母对孙玉晴却倾尽所有。懂事的孙玉晴5岁开始,就学会为家分忧,和养父母一起捡废品卖钱。给养父母做饭、洗衣、洗脚、捶背,是她小时候最开心的事。高中时,养父瘫痪在床,养母身体不好,孙玉晴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养父母,用她柔弱的肩膀为养父母撑起一片天。
养父84岁离世,19岁的孙玉晴考入湖北文理学院。进入大学后,为了攒钱给养母看病,她平日里在学校食堂打工,周末一天做3份家教,节假日发传单、当翻译,寒暑假在培训班代课。每两周,她都会回一次家给养母洗衣服、买菜、做饭、剪指甲,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好以后,才安心地回到学校。
通过努力,孙玉晴又考取了本科学历。为了方便照顾养母,她把考研复习的地方搬到了医院。为了保证看病费用,她经常三餐只吃包子,有时甚至饿着肚子就去做兼职。为了给养母焐脚,晚上她和养母睡一张病床。每天晚上,她陪养母聊完天,帮养母洗漱好,才开始复习。最终,如愿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。
养母育她长大,她陪养母到老。2016年,为了更好地照顾养母,她带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77岁养母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读研。孙玉晴从来没想过放弃,而是更加细致耐心地照顾养母。她一日三餐自己做,所有的家务一个人承担。为养母制作防止走失的专用卡片、配备“个性”化的老人机。困难重重下,她始终以向上的姿态报答着养母的恩情,一直为爱在努力奋进。学习上,她勤奋刻苦,综合测评成绩年级排名第一。
|